乡土先贤人文资源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影响研究
乡土先贤人文资源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影响研究
沙夕岗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的呼唤
当今中国的青少年,他们生在和平年代,长在太平盛世,没有经历战争、动乱、饥荒和瘟疫等艰难困苦,在阳光雨露中成长。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东西文化剧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物欲横流,这一切都构成了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背景,使得部分青少年丧失比较和鉴别能力,极易迷失方向。有调查表明,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正逐年上升,在青少年犯罪中,多数是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学生,少数是在校学生。无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学校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有效地教育好孩子,是我们面临着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充分开发并利用本地本校的德育(乡土)课程资源,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地方和学校提出的新要求。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未成年人的德育原则,开发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乡土德育课程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增强自豪感,是向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有效途径。
正是中国优秀历史先贤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明礼守信、热爱和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秉性。中国先贤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它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无价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新时代龙的传人。
当然,先贤文化也得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与发展,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
(3)昆山以及千灯先贤人文资源(乡土德育资源)的独特优势
“本土教育资源是学校德育最肥沃的土壤,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特殊的亲切感。学生对自己家乡
及所居住的社区特别亲近,更有深入了解周围事物的强烈愿望。家乡的秀美山川、历史名人、淳朴风情、经济腾飞能让学生津津乐道,倍感自豪;环境卫生、社会文明等方面的不和谐之音也会让学生倍加关注。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乡土德育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昆山地处江苏的东大门,商业发达,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文风灿然,在不太长的历史阶段里涌现出了许多光照史册的杰出人物,如博学多智的伟大爱国思想家顾炎武、开一代文风的散文家归有光和开掘民智潜力的平民教育家朱柏庐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近年来,昆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切实增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推动力。为了更好地弘扬"三贤"精神,昆山专门编印了《三贤简明读本》,将许多脍灸人口的格言、警言整理成册,并在城市文化和街心公园内设立了城市雕塑,在媒体加大对昆山人文历史的介绍,做到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忧国忧民、诚实守信、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三贤"精神,使之成为昆山城市精神的一个缩影。此外昆山周庄的江南巨富沈万三,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商界奇才。
被誉为“金千灯”的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学校所在地),历代人文荟萃,民丰物阜,是有着2500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镇。千灯的历史遗存有亭林墓、少卿山、秦峰塔、延福寺、石板街等景点。浓郁的文化底蕴是千灯的又一重要特色。唐代有陶渊明第九代裔孙、文学家陶岘,他首创江南丝竹;南宋有“忧国忘家、始终一节”的大学士、文学家卫泾;元有昆山腔创始人、昆曲鼻祖戏曲家顾坚;明代有抗倭英雄陈先锋;明末清初有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无论是以顾炎武为首的“昆山三贤”,还是千灯众多的先贤人文遗存,都是昆山、千灯这一方水土养育了他们,而昆山、千灯也正是有了这些精英的聚汇,从而吸引了八面来风,荟萃了乾坤灵气,使昆山、千灯这片热土充满了创业的魔力。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
众所周知,当前学校德育存在诸多弊端。传统的德育课程内容有教条化倾向,缺乏针对性,德育课程教学模式也多“说教”,少实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德育工作出现“重视有加,收效甚微”的局面。遵循德育的基本原则,针对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如何开发并运用乡土德育课程资源中的先贤人文资源,将德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结合昆山以及千灯的人文资源优势,加强研究,旨在让学生从
先贤人物的道德文化中汲取有用的东西,剔除其糟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从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21世纪的“德才兼备”的新人。同时,我们的思考研究也是配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利用先贤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不忘本,不忘祖;较为系统的整理昆山、千灯的先贤人文资源。
三、课题研究对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养成的影响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在个体心理行为上的表现,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自发形成,它是在社会舆论的熏陶下,在家庭影响与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有效的方式方法促进其道德认识的形成,激发其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培养其坚定不移的道德意志,训练并内化其道德行为。
道德素质指什么?对青年学生来说,主要指怎样做人,怎样处理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关系。道德主要是为培养人的高尚品行和改善社会关系服务的。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素质的内容指什么?它几乎无所不包,如邓世昌、杨靖宇抵抗侵略、热血洒疆场的爱国胸怀;强项令董宣、铁面无私的包拯不畏强暴的高尚节操;王献之练字、李时珍学医的勤奋品德;雷锋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王进喜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等等。
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是逐步形成的,不能一蹴而就。道德教育要重视个性发展,深入到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去。对青少年主要是教育他们怎样做人的问题。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自觉,从历史学习中唤起自我觉悟。自我觉悟来自真情。在真情的投入中,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得可信赖、可依托、可遵循、可模仿的精神力量。自觉还包括继承中有批判有革新,能“因其时而酌其宜”,能超越古人,超越前人。
二是理想,从自觉走向毕生的追求,建立理想。理想是人格的支柱。有了理想,能使平凡变得伟大,使渺小变成崇高。历史上不乏为自己的信念、理想而献身的仁人志士。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间”;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李大钊的“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这些历史人物的言和行,足可以成为青少年追求人生道路的榜样。
三是习惯,习与性成,养成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行,一旦形成习惯,就成了自己生活中的必需,须臾离不开它。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凝聚成的优良道德,如敬老爱幼、尊师重教、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等等,应该让青少年在继承中发扬光大。
四、课题研究的相关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可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①:认识和收集资料。教师事先指导学生尽可能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如从图书馆的藏书、互联网、文化馆、博物馆、地方志、问卷调查中收集有关的资料,使学生对资料的性质和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初步的认识。
②:结合课程改革,开设拓展课与探究课,开发校本课程。
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往往首先是由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的,而热爱家乡是以“知家乡”为前提的。因此,我们要勇于编撰校本教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昆山、千灯。
如何用好自行开发的校本教材《昆山三贤简明读本》、《顾炎武》、《朱子家训》等是更是课题研究的关键。实验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指导学生读校本教材,通过课堂学习,看音像教材,交流讨论,学生对家乡的先贤人文资源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大大超出教材的内容,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③:组建实施课题研究、实验课程的师资队伍。
应该说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本课题的顺利、高效的开展,还在于教师本身是否有开阔的视角、敏锐的触觉,是否具有人本的观念和人文的情怀,能否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不断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并将课本外的有利资源进行整合和扩充,最终使之为校本教育的主旨服务,为学生人格的养成、道德意志的形成,为人的终身发展打造丰厚的人生底蕴。
④:延伸教材,开展“我爱家乡”主题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在实践体验中内化、升华。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德育的目标只有通过德育实践活动才能得到落实。为了使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感得到升华,真正落实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目标,我们会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走出课堂,针对学生身心特点,有序地设计和开展课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家乡先贤历史人物知识,拓展学生视野,补充课堂教学不足。如可通过举办顾炎武等先贤历史人物图片展览;撰写重要先贤人物小传;举办先贤历史人物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开发、运用具有本地(昆山、千灯)特色的乡土德育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构建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能体现师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爱家乡教育模式。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是苏州市十一五立项课题《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互动机制研究》第四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在“首届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论文”昆山初评中荣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