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研究及对策
社区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研究及对策
第二子课题组 李美芳
一、问题研究背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网民中,有13.2%的人上网成瘾,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了17.10%。
相关调查显示:
(1)我国网民趋向低龄化,绝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有相当长的上网经验。
(2)青少年上网的目的:上网娱乐的多,用于学习性质的少。
(3)青少年一般都在网吧上网,主要是因为家庭和学校不方便。
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学校、家庭、社会大德育体系工作中如何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健康网络教育,以削弱信息网络对青年学生的负面影响,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第一,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
第二,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他具有很大的信息容纳量,凡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几乎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第三,互联网的平等性得到青少年的认同,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第四,互联网利于青少年展现自我,表现自己,为青少年形成现代意识和心理满足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2、消极影响
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他不是一块纯洁的净土,在互联网上也有很多不健康的内容以及它的一些特征也会使广大青少年为此受到不良的影响。
调查显示: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现在正成为对于青少年特别是对中学生影响最大的网上因素。主要消极影响有:
(1)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成潜在威胁;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沉溺引发了人格缺损,使青少年变得孤僻、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2)网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
(3)上网可导致青少年荒废学业:网络“迷人”的特点,使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钟情其间,欲罢不能,浪费精力,荒费学业,有些甚至厌学、逃学、辍学,误入歧途。
(4)因特网更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
三、成因分析
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是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问题,现在在全国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趋势。为此,新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加进了健康上网的要求。
研究表明,中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网络(游戏)本身
网络(游戏)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网络游戏取材广泛。其次,在制作上,有电脑技术的支持,制作水平大大提高。从画面上看,更加抽象,浪漫,逼真,震撼人心,参与者能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听觉的震撼效果。再次,网络游戏的随意发挥性。由于每个玩家(上网者)的思维方式不同,故事情节的发展当然是千百万化,只要玩家不中断网络游戏他们就可以一直玩下去,这样玩家就容易获取成就感。最后,网络游戏还有社交的特性。玩家是在正常社交圈很难见到的亲密氛围中进行的。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
网络游戏对中学生乃至是年轻人有巨大的吸引力。
2、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一旦他们发现某种新事物,他们的第一想法就是要动手去试一试;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得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但青少年对网络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自制能力差,容易痴迷其中;青少年缺乏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上当受骗。
3、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
对待学生上网问题,家庭与学校教育引导不力 ,看问题有时片面化。许多家长对网络一无所知,刚开始,错误地认为上网是为了学知识,比看电视、玩耍好得多而不加限制。而出现问题时,家长又强行(甚至暴力)将孩子与计算机分开,认为那样可以保护孩子免受网络的影响,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从社会而言,网络的控制手段不健全;网吧的违规经营还相当普遍;从总体上讲,网络立法还相对滞后,人们的网络法制观念也还很薄弱。
四、对策
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大势所趋,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但也不能放任不管。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促进青少年健康和谐地成长,
1、学校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青少年全面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青少年的遵守网络规则的法制意识和对网络信息的选择性接收能力,增强其免疫力。
(2)加强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 ,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防止青少年在网络中“迷途”的根本保证。
(3)重视对学生心理的分析辅导,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并从中摸请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根本原因。并在行动上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成绩,以此来找回他们的自信心和建立正确的成就感基点。
(4)利用班会课、主题教育活动,用一些典型的事例感化学生,在全班形
成一种对网络和网络游戏的正确认识。借助学生自己不断增长的自我控制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上习惯,最终告别网络游戏。
(5)学校要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学生。从学生出发,大力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建设,组织一些真正留得住学生的具有时代性的校内校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家庭
对于家长,最好的建议之一就是:正确引导,家长“身正”是关键。家长迷恋网络游戏,打牌,打麻将,整宿整夜地在那里玩,孩子能不眼馋吗?所以我们的家长也应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与技能,做好对儿女的引导与教育工作;要跟上你的孩子,努力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讨论成长的问题。当父母与孩子坐在计算机前,一起在互联网络上探险时,他们是真正的朋友,是需要互相学习的朋友。这不是坏事。向孩子学习,父母将再次发现自己!与孩子一同成长,是父母最大的幸运!
3、社会
(1)加强综合治理,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要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各层面的综合作用,从普及网络知识的针对性、系统性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正确理解、选择、利用和处理网上信息和娱乐资源,强化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管理和调控。
(2)执法机关应加强对网吧的监督和管理,进行安全合格检查,严格控制不良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净化网络环境。
(3)加大力度,建立一批青少年适合浏览的绿色网站。这样既可以避免不良信息给青少年思想带来污染,又可提高青少年利用网络的效率。
(4)加强对网络的监测和管理,加强网络防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
(5)推进网络的法治化进程,要尽快把网络文明纳入法制轨道。
总之,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堵”不明智,“放”有风险,“导才是上策。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新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防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2007年苏州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科研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