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recommended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专题特色    教育治理能力    网络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

网络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

创建时间:2019-09-16 12:41
浏览量:0

2010年03月12日

?

网络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

第二子课题组? 曹雪元

廿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短短的20年间从无到有,异常迅猛地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给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据专家估计,到2006年底,国际互联网已联接了100多万个各类网络,1亿台主机和5亿左右的用户。中国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数已超过1千万,其中学生用户人数发展尤为迅速,远远超过其他群体而高居榜首。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方面来说,网络的出现给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海洋的窗户,为青少年的交流、创新、娱乐提供了相当便捷的服务:它可以开阔青少年的视野,帮助青少年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掌握大量需求的信息;可以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青少年寻求知识的辅助手段,进一步拓展当今青少年教育的空间;可以利用互联网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培养;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促进青少年的学业;可以借助虚拟空间,广泛展开对外交流。

但也存在着很多消极的影响,如:网络病症问题,众多青少年长期沉湎于网络之中,一些青少年已经出现明显的网络病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不健康网点问题,一些渲染色情、暴力、邪教甚至反动的网站,已毒害了一批青少年,几乎让人们“谈网色变”;荒废学业问题,迷恋网络对青少年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诱发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有专家表示,目前一些青少年的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网络中不良信息的活学活用。

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我们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对网络管理的做法和经验,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络管理之路。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校、家庭、社区是构成多元化教育的基础和根本”,任何下一个支点的软弱与失败都将导致整个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坍塌。因此,学校、家庭、社区应发挥协调优势,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使网络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成长提供方便,将网络的副作用尽可能减少到最低程度。

网络的迅猛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扩大,给青少年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象一块神奇的土地,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里没有国界、没有传统、没有师长约束,崇尚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人人可以自由上网,并在网上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小受到惩罚,这种情况使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虚拟世界”。作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网络时代对我们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课堂网络教育、校园网络文化和校外网络文明宣传等活动,让青少年学生学会上网,上好网。在课堂网络教育中,各科老师根据自己学科特点指导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积极引导学生从网络中吸收有益的知识,使之无暇理会也不愿去理会网络中无益的东西。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学校把引导青少年学生建设校园网络文化作为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各种有关网络的活动,如:网页设计大赛、网络文明征文、创办网络小报、主题班会等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在加强校内教育同时,应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网络知识优势,使青少年学生在帮助别人进步的同时也提高自己。

教育网络化、互动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只要你点击http://www.jxllt.com(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你会发现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缤纷的世界,网上家长学校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成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要枢纽。学校可以通过登陆系统,选择消息发送,可以给家长发送消息,学校的通知等等,同样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网络回复教师的信息,起到相互沟通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通过创建学校以及各个班级网页和教育博客,来架起学校、家庭、社区的桥梁,可以在网页中介绍一些有关如何对子女进行培养教育的知识,提供一些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工作日程,学校、班级的工作安排等等。同时在网页中创设互动版块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通过注册,在网页中留言,跟老师进行沟通互动,告诉老师自己孩子的在家表现,学习、生活情况,或者孩子哪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学校老师配合进行教育等。学校也可以通过家校互动,了解学生动态,促进对青少年学生的管理。

家长要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不让学生登陆黄色网站,少打电脑游戏,不要长时间地看电视或者上网QQ聊天;要引导子女把课余时间的旺盛精力投入到有益的学习或者体育活动中去,要支持子女多参加社会实践,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促进三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家庭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青少年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的研究,使网络成为联结学校、家庭和社区的纽带,更好地为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