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recommended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专题特色    教育治理能力    古为今用 春风化雨——试论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先贤文化资源

古为今用 春风化雨——试论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先贤文化资源

创建时间:2019-09-16 12:41
浏览量:0

2010年03月12日

 

古为今用 春风化雨

——试论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先贤文化资源

第四子课题组   崔宾

 

早在读大学时就听说,昆山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三贤——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大名如雷贯耳。因此大学一毕业我就带着一腔热情、满心向往来到了我心中的圣土——顾炎武的家乡昆山千灯镇。校门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训诫让我心生肃然,故居里庄严的衣冠冢让我心生敬意,这一切,都让我难以平静,心中激荡着一个伟大的理想——我要在先贤的激励下,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要让我的学生都沐浴先贤的圣泽!

然而真正开始了教学,才发现一切并非易事。以前学习过的先进教师的教育方法似乎都用不上。因为昆山是个发达地区,GDP惊人,已排名全国百强县市第一,学生普遍家庭条件优越,大老板、小老板的子女数不胜数。优裕的环境使得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并且普遍缺乏感恩精神,以为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这就造成了一种学习懈怠、情感冷漠的现状,我苦恼万分。

但苦恼烦闷不能解决问题,我开始寻找出路。走在故居的青石路上灭亡思索着,语文教学决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认字写字,也不应局限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一个完整的乃至高境界的人。在这样一个大思想家的家乡,我们不是更应该顺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吗?先贤的思想泽被着我们,那何不因势利导呢?我的心豁然开朗了。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必须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态度。而热爱生活,首先要爱自己身边的人。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经过引导,学生领悟到了归有光对母亲、祖母以及妻子的深厚感情。接着我开始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身边的感动。同学们有的讲述了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着急,如何深夜为自己买药买水果;有的讲述了父母含辛茹苦,节衣缩食供养自己读书;有的讲述了父母和自己的冲突,但后来理解了他们是为自己好;有的讲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有的讲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有的讲述了同学对自己的照顾……同学们都沉浸在回忆中,

很多都流下了或是感动,或是悔恨,或是遗憾的泪水。于是我趁热打铁,问同学们:“那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呢?”同学们的发言很踊跃,有的说要多关心身边的亲人,多做家务,分担他们的负担;有的说要努力学习拿个好成绩,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关爱;有的说要珍惜友谊,爱护同学等等。士气十分高昂。从那次课后,我发现班级里有了些微妙的变化。讲桌上一直是干干净净的,找不到原来常见的粉笔灰了;黑板也擦得一尘不染,没有再出现值日同学忘记擦别的同学袖手旁观的现象……

成果让我欣慰,我开始有进一步行动。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光是爱护自己身边的人是不够的,要学会爱这个社会。于是我在一次作文课上给同学出了个题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先给学生讲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赋予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今天追忆他们,更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台独势力妄图斩断亲情,这是违背民心,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答应;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为维护民族尊严,我们要反驳。接着围绕近期国内外有关重大时事,众同学踊跃发言评述,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都慷慨激昂。这时我开始引导同学们反思自己:爱国主义并非都是轰轰烈烈的,"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把爱国之情深蕴心底也可以使它"细水长流"。接着我又讲了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一位北京的中学生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参加在荷兰举行的"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活动。当她看到50多个国家的国旗悬挂在宾馆门前的旗杆上,唯独没有中国国旗时,便急切而有礼貌地对活动组织者说:"我怎么没有看到中国国旗?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在这。"在她的要求下,几经周折,鲜艳的五星红旗庄严地飘扬在会议地点的上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女学生,只身一人在远离祖国的异域他乡,能时时不忘自己是中国母亲的孩子,不忘记维护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神圣尊严。这是多么纯洁的赤子之心,多么难能可贵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之情!然后引导:公民参加和遇到升国旗仪式时,应有什么表现?同学发言:公民参加和遇到升国旗仪式时,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军人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一般人行注目礼。我及时肯定:“对,这虽然是小事,却也可以体现我们的爱国热情。那大家想想,我们还应该怎样做呢?”作文交上来,我看到,有的同学说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有的同学说遵守国家法律、法令,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言谈举止符合文明规范;

 

有的同学说在危难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也有的同学拓展开来,说要树立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作文,同学们更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学会了爱,还要有毅力才行,而毅力在于坚持,坚持又从信念中得来。想到食堂里动都未动的饭菜,成为残羹剩饭,无人理睬;学校里动辄数百元一双名牌鞋子,已经成为校园一大风景。勤俭似乎已成为过时的话题。有钱能使鬼推磨似乎成了现代人的信条,有的学生也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处,赚大钱才是“能耐”,学生之间也出现了势利趋势。我们的学生不能受这样的不良影响!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是一种美德。我又搬出了法宝——《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带着同学们来到田地里,想想炎炎夏日,经常是连一丝风都没有,同学们一站在那,就会马上感到受不了,更不要说和农民一样在田间地头艰苦劳作了。于是同学们多了对农民的尊重。“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我又引导他们,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要平等对待别人,不因为对方的地位、身份、衣着而生出不同的态度。人富了又怎么样?人穷了又怎么样?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伏。“诚不以富,亦只以异。”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人穷了不怕,就怕志穷。经过这些分析,同学们看问题视角成熟了许多。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好的教育应该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成功的教育应摆脱枯燥的单纯说教,让学生在贴近他们生活实际,贴近心灵的教育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而我也将继续在实践中也摸索,如何更好地运用先贤文化资源,让学生得到好的熏陶,得到人格的发展。